Navigation menu
新闻中心
大公国际应海峰:明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应对变
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(记者 朱月怡)“2026年,全球经济将在挑战和重塑中找到新平衡,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将以更大的确定性应对变化,聚焦扩大内需、促进创新、通过稳健的跨周期调节规避风险。” 11月18日,大公国际党委副书记、总裁应海峰在大公国际11月18日主办的“新发展理念年度发展论坛”上谈未来变革与发展。应海峰在讲话中提到,2025年前三季度,我国GDP同比增速分别为5.4%、5.2%、4.8%,呈现“高位运行”的总体趋势。面对国内外形势深刻复杂变化,我国经济表现出强劲的发展稳定性和增长活力,较好地实现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。确定了“稳增长、调结构、促转型”的阶段性发展目标。应海峰表示,2026年是“十五五”开局之年。未来,外部环境依然复杂,新旧动能加速转换,政策红利持续释放。中国经济将保持5%左右增速,新生产力加速“领跑”。在此背景下,预计人民币汇率将总体稳定,区间波动但仍有升值潜力,预计在7.15至6.9区间运行。应海峰表示,2026年宏观经济政策预计将继续强化,稳定预期、支持内需。 “十五”期间,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预计将从“十四五”末的57%左右提高到60%左右,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。投资仍是稳增长的重要工具。高科技投资、绿色投资成为焦点,房地产企稳临近。他特别指出,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“货投资和人投资紧密结合”的战略部署,在资源配置的基本理念中增加了“人搞事”。财政资金、产业资本、金融资源都将更多地投入到人的全面发展中。这一变化不仅会开辟整体扩张的新轨道,也将通过全面提高人力资本质量、释放全生命周期的消费潜力,为中国经济注入长期活力。杨娟娟主编、刘宝庆校对